注册 / 登录
新闻公告
首页  /  新闻公告

宝藏秘籍 一键翻阅 | 小筑带你一起找寻创意设计灵感

| 发布:2023-09-19 | 1128






赶紧开启,

一大波创意火花正在向你袭来!!




为帮助参赛者深入理解本届大赛主题,启发设计思路,“建筑创意空间”微信公众号筛选和整理了部分2022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奖城市更新类获奖作品,为参赛者提供解题方向参考,有兴趣的小伙伴还可以现场踩点哦~~







苏州浒墅关古镇蚕里街区



作为“苏州运河十景”之一浒墅关古镇的先导项目,设计方案以原大有蚕种场为基地,在保护产业建筑、发扬蚕桑文化、提供社区服务和营造特色场所等方面积极探索,促进古镇华丽转身,续写千年运河历史文化。


肌理缝合:尊重现有建筑布局,强调通过公共空间的内置与重组来激活产业建筑的社会功能,将以“物”为主的蚕种场区转换成以“人”为本的社区活力场所。

新旧镶嵌:建筑“化整为零”,通过庭院组合与坡顶设计消解建筑体量,以新补旧、新旧穿插,实现与周边历史环境的对话。

活化利用:加强对老厂房的专业性保护、修缮和结构加固,注入文化展示、主题书院与休闲餐饮等功能,打造桑蚕主题的特色文化体验区。


更新前基地现状

项目设计图

△ 蚕种场办公楼及周边场地更新后实景





江苏园博园(一期)项目—地质科普馆



为满足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期间的展示功能以及持续使用,将老旧厂区通过改造、扩建、新建等方式,形成集娱乐餐饮、文化休闲、展示游览、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园区综合体,展现工业建筑风貌,重塑地区活力。


工业建筑保护利用:大量地保留场地内有价值的工业建筑、树木、自然地形等,从现有工业遗产中分析萃取建筑语言,演绎生成当代建筑,促进场地的自然环境、人文历史与当代文化融合共生形成新的有机整体。

建筑节能性能提升:以风貌恢复为原则进行节能改造,室内采用矿物纤维喷涂保温,保留原有砖墙效果;建筑外墙内设保温板,同时利用老旧建筑拆除砖墙在室内重砌,保证室内外立面风貌统一。

工业建筑风貌延续:灵活采用多种力学结构,保持恢复原有结构体系,延续工业建筑风格;隐蔽设计设备管线,最大限度展示原有建筑室内形象;协调新扩建建筑的风格。



更新前基地现状

项目设计图

△ 更新后实景





南京水木秦淮街区综合整治



项目紧邻南艺、广播电视塔等城市地标,设计方案从疏通外部空间、整合内部功能、更新立面形象三个层面入手,打造秦淮河畔繁华、开放、共享的公共空间。


疏通:从城市肌理出发,以人的感受为导向,建立起场地、城市之间的动线联系,连通不同高差建筑,优化多层次交通流线。

互现:注重不同空间的相互引导、空间界面的彼此渗透、过渡地带的多元化处理,加强空间之间视觉联系,削弱空间边界存在感,使场地环境更好的融为一体。

重塑:注重营造高品质的街道空间、滨河场所、屋顶花园,将河道景观与建筑、城市彼此相融,引入时代性、复合性的功能业态,打造城市公共开放的活力场所。



        △更新前基地现状

项目设计图

△ 更新后实景(局部鸟瞰图)

△ 步行街更新前后对比图

△ 滨河步道更新前后对比图





小西湖地块棚户区(危旧房)改造项目

 (15-4/15-6 地块花间堂酒店)




通过对空间尺度、环境体验的精准雕琢,有机整合不同年代特征建筑风格,推动历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恢复、演变、延续。


遗址展示:保护展示始建于明永乐九年(1412年)的三官堂遗址,以保留梧桐树为核心营建庭院,新建三官殿,注重展示传统文化在城市生活中的多重社会属性。

民居修缮:修缮西侧传统民居,聚焦其与公共庭院藏露、阻达的趣味,保持前后厅堂序列,着重体现民居空间布局的传统特征。

沿街商业建筑优化:分析遗址东侧沿街房屋的演进历史,捕捉其历史和现状空间特征,重塑场所肌理,营造古今融合的当代建筑。


更新前基地现状

项目设计图

△ 更新后实景





苏州行政中心5号楼维修改造



设计以简约、实用适宜办公为出发点,在外形风貌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,改造内部空间格局,整修不适用的空间和设施,整体加固建筑结构,优化老旧机电系统,更新为绿色、环保建筑。


结构加固技术创新:采取一些列创新技术进行结构加固,如对于原结构梁柱节点核心区箍筋普遍不足问题,按中震不屈服复核框架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,避免标准层大量采用常规的加大截面加固做法。

保温隔热性能提升:玻璃屋顶改为铝镁锰板屋面,解决原建筑漏水隐患及夏日炎热等问题,增设节能门窗、外墙保温和光伏等,达到绿色建筑二星标准。

建筑特色风貌彰显:延续原建筑序列感办公形象,保护和利用建筑外立面中方格、线条元素,营造庄重、大气的办公建筑形象。


更新前基地现状

△ 更新后实景





南京银杏里街区整治



针对原有尺度过大、缺乏配套的广场进行更新设计,项目通过新建小型服务商业建筑,增设风雨连廊,串联公共建筑和中心广场,形成风貌特色彰显、功能活力提升的景观公园。


伞状结构创新:采取“树林下的花海”设计意向,呼应场地及周边重要文化建筑,设计花伞结构,以伞状薄壁钢结构为支撑,向六个方向打开,通过结构杆件以及辅助杆件划分布置,形成具有美感的基本单元。

灵活功能植入:过化整为零、隐于场地的设计,提供可灵活分割的商业空间载体,可根据未来招商需求,灵活支持多种商业业态及功能,形成居民可居、可憩、可游的新场所。

装配式技术应用:采用钢结构和幕墙作为绿色轻质可逆的建造体系,单元式设计可在工厂进行预制加工,在现场进行焊接和拼装,施工干扰小,便于后期拆除和回收。

更新前基地现状

项目设计图

△ 更新后实景





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


遵循“小规模、渐进式、微循环”思路,在修缮设计与施工过程中,项目各方协同,深入调查研究、合理评估现状,保护真实载体、提升文化内涵、排除安全隐患,提振街区活力。


保护历史真实载体:对文物古迹、街巷格局和传统风貌进行保护修缮,整理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,保护和延续街区传统的生活功能。

统筹保护历史环境:研究鉴别文物古迹、历史建筑及各种历史要素,根据其价值大小分类予以保护,在对本土建筑文化严谨调查的基础上对新(改)建建筑进行规划控制。

合理利用、永续利用:大拆大建,对传统功能进行合理置换,使传统功能的延续与新功能的发展相协同,实现街区整体功能提升。


更新前基地现状

项目设计图

更新后实景




作品火热报名中

 创意无限,时间有限 

 心动的你赶紧行动起来吧!

▲点击图片,即可前往报名



— END —


审  核 | 何伶俊

拟  稿 | 何培根  庞慧冉

发  布 | 樊雨欣